7*24小时求学热线

0759-3186872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成人高考 > 成考试题 >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模拟题二

时间:2014-08-04 来源:湛江成人教育网作者:成考中心阅读:

一、选择题
 
  1、《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D)
 
  A、客商 B、 看客 C、 游客 D、客卿
 
  2、在《谏逐客书》一文中,作者先列举缪公广招贤才,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昭王用范沮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采用的方法是( A )
 
  A、归纳法 B、 演绎法 C、 类比法 D、对比法
 
  3、《谏逐客书》列举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是为了(D)
 
  A、批评秦王声色误国 B、 宣扬秦国强大富足 C、 美化亲王以增强其接受劝谏的可能性 D、阐发重物轻人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
 
  4、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都出产于国外
 
  ,证明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C)
 
  A、归纳法 B、 演绎法 C、 对比法 D、类比法
 
  5、在《谏逐客书》一文中,李斯用五帝三王”“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做法来论证秦国的错误,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B )
 
  A、归纳法 B、 对比法 C、 演绎法 D、类比法
 
  6、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说驱逐客卿是“藉寇兵而赍稻粮”,后驱逐客卿是“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这两者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时( C )
 
  A、前者是类比法 ,后者是归纳法 B、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归纳法 C、 前者是类比法,后者是对比法 D、前者是演绎法,后者是对比法。
 
  7、《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取消驱赶逐客卿成命的主要原因是( A )
 
  A、论点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切中要害 B、 反复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是非昭彰 C、 论据十分充足,事实胜于雄辩 D、排比对偶联翩,气势充沛
 
  二、多选题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这“四君”指的是(ABDE)
 
  A、秦穆公 B、 秦孝公 C、 秦始皇 D、秦惠王E、秦昭王
 
  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下列论据来论证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其中运用类比论证方法的有(BCD)
 
  A、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皆以客之功” B、 “地广者粟多” C、泰山不让土壤 D、逐客是“藉寇兵而赍稻粮”E、五帝三王“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3、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ABC)
 
  三、问答题
 
  1、李斯为什么要写这篇奏章?奏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由于秦王听信谗言,下令驱逐一切不在秦国出生的宾客和士大夫,所以李斯写这篇奏章加以劝阻,文章的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即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2、本文贯穿始终的一个论证方法是什么?
 
  答:本文贯穿始终的一种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利害对比。正面论证,以彰明任用客卿之利,反面推理,以揭示驱逐客卿之害,两相对比,是非十分鲜明突出
 
  四、简析题
 
  1、“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于于戎”,……客何负与秦哉?”
 
  (1)能体现这段文字中心论点的是哪几句?
 
  答:能体现这段文字中心论点的是最后几句:“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富于秦哉?”
 
  (2)|概述文中所列举的论据
 
  答:这段文字中共列举了秦国发展历史上四位君王通过任用客卿而取得成功的历史事实;缪公用客卿,“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图强,“举地千里”;惠王用张仪,“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昭王用范沮,”“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3)这段论证的说服力来自哪里?
 
  答:这段论说的说服力来自:论据充分,而且都是用的秦王自己发展史上的历史事实,都与秦国走向富强、奠定秦国统一天下的基础有关,这就切中了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最大心理愿望。
 
  (3)划分前半部分的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答:前半部分又分三个层次,一是用地要广、国要大、兵要强之理来暗示人才要多多益善之意;二是用泰山、河海为喻,说明君王要功业昭彰就必须广纳人才,三是以古代圣贤为例,说明只有广纳人才方能事业有成、天下无敌。
 
  (4)前后两部分构成怎样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段文字整体上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后两部分之间是正反对比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段议论整体上采用了比较法中的对比论证法